哈洛森·拉法葉·亨特的石油王朝和亨特家族的白銀傳奇

 

時間回到1980年代,有些美國民眾可能還依稀記得德州曾經出過一門嘗試購買一些白銀的石油望族。哈洛森·拉法葉·亨特(他可能曾經一度是美國首富)的發跡故事和亨特家族的事蹟堪稱是美國南方的地方傳奇。在我們深入了解亨特兄弟們在美國白銀市場留下的傳奇事蹟之前,不妨先來認識一下哈洛森·拉法葉·亨特的生平背景吧。

 

哈洛森·拉法葉·亨特出生於伊利諾州。南北內戰後(對南方人來說,這場戰爭叫做北方入侵戰爭),他的父親為了躲避戰後重建期的動盪便搬遷到伊利諾州定居。一家人在伊利諾州過著如魚得水的生活,不過哈洛森在16歲的時候就決定離家前往西部。他當過洗碗工、騾伕、伐木工、農場工人。他試過當半職業的棒球選手,也當過澆注水泥地建築工。不過他最習慣的行業是撲克牌賭博。老父親在哈洛森22歲的時候過世。他回到老家繼承遺產,隨即到東南方的阿肯色州種棉花,碰碰運氣。他在萊克村的日子從一開始下田耕種、到後來涉入土地投機生意和更多的賭局。他當時遇見他的第一任妻子-琳達班克。

 

哈洛森成家之後,埃爾多拉多附近的斯馬科弗油田出產石油的新聞傳到了萊克村。哈洛森立馬把握這一波的石油鑽探熱潮。他一下火車便四處張望。他跟他的同夥說:我只需要一副撲克牌和幾枚籌碼。哈洛森靠著賭牌掙錢,接著開始鑽探石油。他的第一口油井取得了成功。他後來舉家搬遷到埃爾多拉多並且開始經營他的”窮小子”鑽探公司。他的賭徒性格讓他從不畏懼一口氣押上所有的賭注。1925年,埃爾多拉多的鑽探熱潮開始消退。哈洛森變賣公司的全部資產並且到佛羅里達州蹭一波房地產熱潮。他在佛州跟自己的第二任妻子-法蘭妮雅·泰結婚(他這時候還沒跟第一任妻子離婚)。

 

法蘭妮雅結婚的時候,她以為自己嫁的人名叫”福蘭克林·亨特”。夫妻倆前往紐澳良度蜜月順便在當地體驗狂歡節。兩人隨即在路易斯安那州的什里夫波特定居。哈洛森開始過著來回兩地,同時撫養兩個家庭的生活。他在埃爾多拉多開了一間石油公司辦公室,然後在什里夫波特地華盛頓-尤利旅館辦公。當時每天都有超過100名石油業界人士在華盛頓-尤利旅館交換油田開採契約、訂定鑽探合約和閒聊八卦。後來哈洛森、Jick Justiss、 Charlie Hardin和Old Man Bailey利用南阿肯色州和北路易斯安那州的油田闖出一番事業。1930年,哈洛森把二房舉家搬遷到達拉斯,然後大房留在埃爾多拉多。(當時大房和二房的人數都在增加)。後來,一名來自埃爾多拉多的朋友捎來的內幕消息將哈洛森的財運推上了巔峰:德州東部有一口小型的試探井。德州東部油田-這個美國本土有史以來最大的油田讓哈洛森成為當時首屈一指的獨立石油生產商。

 

儘管美國在1930年代陷入經濟大蕭條,德州卻完全沒有受到不景氣的影響。德州石油熱是美國歷史上最鼎盛的石油熱潮。當時油價每桶是1美元以上。德州油田開始出產石油之後,供過於求導致油價跌到0.15美元。哈洛森進軍德州東部油田的時候,他手頭上沒有足夠的現金。他透過一位開男性服飾店的單身男性友人出售自己名下20%的股權並且籌到3萬美元。哈洛森接著準備不花自己一毛錢拿下美國歷史上數一數二的油田買賣合約。他用自己購買的油田支付購買油田的款項。他試圖跟什里夫波特的各家銀行貸款然後拿下德州東部油田的租賃權,但是這些銀行不願意讓他用仍儲存在地底下的原油當作抵押品。他後來到達拉斯的第一國家銀行並且取得鑽探以及生產石油所需的貸款。這一筆貸款也為國家第一銀行取得了一位往來長達半世紀的石油業客戶。亨特往後在德州東部的生意遭到Dad Joiner 和其他人的頑強反抗。他也和這些人打了好幾年的官司。雖然原告們宣稱哈洛森騙取他們的油田開採權,但是一切塵埃落定之後,哈洛森已經晉身為德州東部的石油大王。他的大房搬到德州的泰勒市,幾年後又搬到達拉斯。

 

過了一陣子之後,哈洛森的惡名傳到了法蘭妮雅的耳裡。她到那時候才發現原來”弗蘭克林”其實就是哈洛森。兩人的婚姻宣告結束。哈洛森為二房的子女們設立資產信託而且也同意給贍養費給法蘭妮雅。除了家庭生活,哈洛森也繼續打造他的石油帝國。他曾經轉投資過食品和化妝品業,但是結果都是慘澹收場。筆者記得自己曾經在1960年代的路易斯安那州博覽會上見過哈洛森本人。他當時在展會上扯開嗓門叫賣自家的食品。1955年,大房-琳達過世。哈洛森過沒多久又娶了第三房-茹絲·雷。他跟三房的茹絲在大房生前就已經有了四名子女。(他跟這3名女士一共有15名子女)。雖然茹絲努力想要營造一家親的氛圍,但是三個不同家庭之間總是有難以跨越的嫌隙。我們要講的白銀傳奇故事要從大房的三名男士說起:班克、赫伯特和拉瑪。另外還有一位來自三房的遠房親戚:藍迪克瑞林。

 

哈洛森的大兒子名叫海西。他在25歲前跟父親大吵一架之後便憑藉一己之力在石油業積累了一筆可觀的財富。他在一次離奇又的嚴重扭傷意外之後精神狀況就開始失調。他最後接受腦白質切除術。這導致他早年失能。諷刺的是,海西名下的石油生意在他失能之後繼續成長茁壯成一顆結實累累卻又輪不到海西本人享受的的搖錢樹。

 

哈洛森家族的次男名叫班克。他是哈洛斯石油王國的第一繼承人。班克、赫伯特和拉瑪共同持有和經營潘洛德鑽探公司。大房的6名子女共同持有帕拉希德石油公司。哈洛森本人持有亨特石油(後來分給他14位存活的子女)。班克初出茅廬的時候在巴基斯坦連續鑽鑿了好幾個枯井,因而損失了1千100萬美元。他接著和各家石油大廠打對台並且到利比亞競標油田的開採權。他標得2號地段和65號地段的開採權。但是鑽鑿枯井造成的財務缺口迫使他把65號地段一半的股權賣改英國石油公司。1961年,65號地段開採出迄今非洲最大的油田。班克手中一半的股權價值70億美元。他也在35歲成為當時的世界首富。他當時手頭上也缺現金,因而他不得不向老爸借款500萬美元,好讓公司可以撐到利比亞的石油產能上線。就在班克出門打天下的時候,赫伯特在國內經營亨特石油並且默默地增加公司的石油儲備。赫伯特在1960年代也投資達拉斯以北的房地產事業。拉瑪則在籌組美國美式足球聯盟和他的堪薩斯城酋長隊。

 

班克在1970年代仍是個出手霸氣的商業鉅子。他的事業版圖橫跨石油、不動產(他在全世界一共有500萬英畝的土地)、牛隻、製糖和披薩屋。利比亞的油田在1960年代晚期到1970年代初每年可為他賺進3千萬美元(即便當時的油價一桶只有3美元)。1970年,當時的白銀價格是每盎司1.50美元。班克決定進場投資白銀。當時美國的法律禁止民眾持有黃金,所有白銀自然就成了退而求其次的選項。當時通貨膨脹開始惡化。越戰導致民眾懷疑美國政府;街頭出現暴動。中東成了地緣政治的火藥庫。利比亞(以及國內豐饒的油田)當年則面臨政權興替。班克相信世局將會變得更不安,於是他決定為自己的資產尋求避險管道。不過遺傳自老爸一不做,二不休的賭徒性格讓原本的避險投資過不了多久就了大手筆的囤積買進。1970-1973年之間,班克和赫伯特買進了將近20萬盎司的白銀。兩兄弟也見證了白銀價格從每盎司1.50美元上漲到每盎司3.00美元

 

譯註:1970年的1.50美元大約是2019年的7美元。

https://www.dollartimes.com/inflation/inflation.php?amount=1&year=1970

 

1973年,利比亞的格達費上校把英國石油公司驅逐出境並且將班克的油井收歸國有。其他大型石油公司很快就向格達費屈服。首先跟石油巨頭們劃清界線的是西方石油的阿莫德·哈默。此人在格達費要求51%的特許費之後屈膝投降。阿莫德首開先例之後,其他的大型石油公司也陸續跟著妥協。

大型石油公司的特許費讓中東國家體驗到前所未有的石油紅利。這也導致這些國家有膽量成立石油輸出國家組織並且在1973年實施石油禁運。

 

由於美國國務院沒有盡力幫忙班克挽救他的利比亞油田,後者感到一肚子怨氣。他雇傭約翰·康納利幫忙和利比亞政府協商,但是結果卻一無所獲。班克怪罪石油大老們把他當成替罪羔羊然後讓他獨自在利比亞自生自滅。這些石油大老們的領袖是亨特家族的頭號大敵-洛克斐勒家族。班克認為華盛頓-紐約的建制派正在被洛克斐勒家族帶向通往社會主義的道路。

 

由於通貨膨脹逐漸侵蝕班克在利比亞賺到的利潤而且兩塊油田也確定易主,他和赫伯特開始大手筆買進白銀。他們在1973年年初開始買進。到了1974年年初,兩兄弟已經累積了5500萬盎司的白銀合約亦或當時8%的世界白銀供給。兩兄弟接著籌畫把5500萬盎司的白銀搬運到別的地方,因為班克擔心政府沒收他的白銀。如果他把所有的白銀放進德州,就得付5%的特許權稅給德州政府。兩兄弟後來決定把白銀搬運到瑞士保管。

 

場景拉到德州的K圈農場。藍迪和提立蒙·克瑞林兄弟為了尋找槍法最好的神槍手而舉辦了牛仔之間的射擊比賽。12名在比賽中勝出的神槍手們受雇進行一趟有史以來規模最龐大的私人白銀武裝護送任務。K圈牛仔們搭乘3架波音707特別包機到芝加哥和紐約。眾人接著趁夜跟裝甲卡車車隊會合。4000萬盎司的白銀裝上飛機之後隨即飛往蘇黎世,然後交給另一隊武裝卡車車隊護送。牛仔們將白銀裝上卡車。這些白銀接著分散到瑞士境內的六座保管場所儲放。這一趟的武裝護送任務花了班克和赫伯特20萬美元。4000萬盎司的瑞士白銀和剩下1500萬仍放在美國的白銀每年的保管費用是300萬美元。

 

時間來到1974年春天,白銀價格上漲到每盎司6美元。市場傳言亨特兄弟打算要壟斷白銀市場。當時白銀的年產量是2億4500萬盎司,年需求為4億5000萬盎司。亨特兄弟已經拿走了5500萬盎司。大家都在問:到底民間有多少白銀? 據估計,民間保有的7億盎司白銀當中只有2億盎司可以用來支應期貨合約的實物交割。同年春天,班克頭一回出現在纽约商品交易所並且宣佈:”幾乎任何東西都比紙鈔還有價值,而且就算是笨蛋也會用印鈔機。” 白銀價格在班克的演說之後掉回每盎司3-4美元之間,不過班克和赫伯特暫且收手並且專心打理其他的生意。1970年,赫伯特靠著達拉斯以北的不動產事業賺得缽滿盆滿。班克的賽馬生意也有豐厚的收穫。潘洛德鑽探公司的事業版圖擴張到全世界,而且很快就開始興建海上鑽油平台。亨特石油旗下的控股公司的股價也隨著世界油價水漲船高。1974年,哈洛森辭世。享壽85歲。

 

1975年3月,班克亨特搭機飛到德黑蘭和沙王的兄弟商討購買白銀。班克和赫伯特仍然保有他們的5500萬盎司白銀。當時的白銀價格遊走在每盎司4美元左右。雖然兩兄弟手頭上的現金不夠充足,他們相信如果他們可以找人合夥繼續購買白銀,白銀的價格將會一飛衝天。他和伊朗的財政部長會面並且建議巴勒維家族投資買入幾百萬盎司的白銀。當時的伊朗財政部長並不認識班克,於是他便問班克去年一共賺了多少錢。班克猶豫了(他總認為計算自己的財富是一件觸霉頭的事情)。他也認為一個知道自身有多少資產的人肯定沒有相襯的財力。為了節省個人的稅務開支,班克總是會盡可能地短報自己的收入。於是他向部長表示:”大概賺了5000萬美元。班克的猶疑打消了部長想要合作的念頭。這場交易終究沒有談成。

 

伊朗財政部長的閉門羹並沒有讓班克感到氣餒。他隨即安排在四月中旬跟阿拉伯的費薩爾國王見面。後者在三月下旬遭到自己的姪子暗殺。

 

1976年秋天,班克和赫伯特利用他們名下的上市公司-大西方聯合運送2000萬盎司的白銀。大西方聯合是哈洛森食品事業的分支企業,主要業務是砂糖和砂糖期貨。兩兄弟很快就制定了一套物資轉換方案:大西方聯合拿2000萬盎司的白銀到菲律賓換取砂糖和煉糖廠,菲律賓再拿白銀跟沙烏地阿拉伯換石油。班克搭機前往菲律賓和馬可仕總統談妥方案,但是卻因為國際貨幣基金在最後一刻阻撓而作罷。國際貨幣基金不認為白銀是菲律賓政府的資產而且當局考慮要拒絕菲律賓的其他貸款。交換方案失敗之後,亨特兄弟在隔年出售2000萬盎司的白銀。班克又一次感覺自己的生意被美國東岸的建制派從中阻撓。

 

1977年春天,亨特兄弟企圖透過大西方聯合拿下美國境內最大的銀礦-日光礦場。他們藉由日後買下剩餘儲礦的方案成功拿下礦場28%的股份。

 

兩兄弟接著進入原物料市場並且投資黃豆。這一次他們也缺少現金,於是他們用自己的白銀當作貸款的抵押品。他們按照既往的作風大手筆買進黃豆。單一投資人的法定黃豆購買上限是300萬蒲式耳。兄弟倆拉著家人們一起合夥並且一共購買了2200萬蒲式耳的黃豆。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高聲反對並且把亨特兄弟告上法院。兩兄弟宣稱:其他的名門豪族也是用同樣的手段規避300萬蒲式耳的法定上限。只不過亨特家族是保守派而不是美國東岸的自由派就遭到了不公平的對待。等到官司的塵埃落定之後,兩兄弟仍靠著黃豆期貨賺進4000萬美元的利潤。他們靠著出手迅速以及遊走在原物料交易規則邊緣的巧妙手段在期貨市場上樹立起名聲。

 

1970年代晚期,亨特家族大房的財產據估計大約落在60-80億美元之間。1978年,班克透過約翰·康納牽線在華盛頓的五月花飯店結識一位沙烏地阿拉伯的酋長。一年之後,國際金屬投資公司在百慕達註冊。公司持有人為班克、賀伯特和兩名沙烏地阿拉伯的酋長。當時有人懷疑兩位酋長其實是沙烏地阿拉伯皇室成員的業務代理人。

 

1979年年初,白銀價格穩定上漲到每盎司8美元。日光礦場的收購交易宣告泡湯。由於銀價上揚,礦場的其他股東要求亨特兄弟拿出更多錢才能買下剩餘的儲礦。兩兄弟的折衷方案無法打動其他股東,於是他們將自己手上的股份賣給一間資產管理信託。

 

1979年夏天,亨特兄弟和他們的沙特合夥人開始透過國際金屬投資集團買進白銀。他們在纽约商品交易所和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簽下超過4300萬盎司的白銀購買合約並且在同年秋天完成實物交割和運送。1979年秋天,白銀價格在短短兩個月內就翻倍上漲到每盎司16美元。其他財力雄厚的財團們開始買進白銀。這時候纽约商品交易所和芝加哥期貨交易所開始緊張了。1979年年底,這兩家交易所的庫房只有1200萬盎司的白銀。這些白銀在同年10月就已經被兌換到分文不剩。許多投資人包括國際金屬投資集團都要求合約進行實物交割!亨特兄弟還透過白銀交換方案把另外900萬盎司的白銀運送到歐洲(這次就沒用上牛仔和武裝車隊)。隨著世界局勢變得動盪不安,亨特兄弟擔心美國政府會仿效前朝的羅斯福總統立法沒收他們的白銀。

 

1979年年底,芝加哥期貨交易所改變期貨交易規則。投資人往後再也不能持有超過300萬盎司的白銀期貨合約,而且期貨合約的保證金額也往上調。所有持有超過300萬盎司白銀合約的投資人必須在1980年的2月平倉。班克指控纽约商品交易所和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的董事會成員們本身都有在投資白銀市場。調查人員後來發現這兩家交易所的董事會成員當中有許多人都持有大量白銀空單。班克知道現在市場上缺白銀,不然這群人也不會大動手腳地要修改規則。於是他開始加碼買進。白銀價格在1979的最後一天是每盎司35.05美元。班克和赫伯特的白銀持有數量在瑞士是4000萬盎司,而他們透過國際金屬投資集團共同持有的白銀數量是9000萬盎司。除了這1億3000萬盎司,國際金屬投資集團跟纽约商品交易所之間還有一張明年3月要實物交割的9000萬盎司白銀合約。就連三弟拉瑪都在1979年年底買進價值3億美元的白銀期貨。

 

1980年1月7日,紐約商品交易所修改期貨交易規則:每一位投資人只能持有1000萬盎司的白銀合約。所有超過1000萬盎司的白銀合約都必須在2月18日平倉。芝加哥期貨交易所也立馬跟進修改。1月17日,白銀價格上漲到每盎司50美元。班克繼續買進。亨特家族當時持有的白銀價值45億美元。三兄弟的投資報酬高達35億美元。1月21日,紐約商品交易所宣布暫停交易白銀。交易所只接受投資人平倉出場。白銀價格下跌到每盎司39美元而且在1月底前都在這個價位之間擺盪。

 

碎銀、舊銀幣和銀器開始進入白銀市場,總量大約有2200萬盎司。亨特集團在2月初從芝加哥又運走了2600萬盎司的白銀。帕拉希德公司的北海石油的產能也在同一個月上線。北海石油光是一年就能產生2億美元的營收。市場傳言亨特家族即將收購德士哥石油。班克也在跟其他的中東領導人們商討成立另一組白銀收購集團。

 

3月14日,白銀價格下跌到每盎司21美元。沃克已經宣布升息,美元走強(這也讓打算借錢買白銀的投機人士得付出更高的成本)。國際金屬投資集團仍持有6000萬盎司的期貨合約。亨特兄弟每一天補繳的保證金高達1億美元!班克仍相信只要他繼續買進,白銀價格總有一天會上漲。他跑遍歐洲,找人一起買進白銀。可是隨著銀價持續下滑,班克越來越難借到錢維持銀價水平。時間來到1980年3月25日,亨特兄弟耗盡了手中的現金。班克打電話給赫伯特然後簡單說了一句:”放手吧。”赫伯特隨即在隔天早上打電話給他的期貨經紀人並且告訴後者兩兄弟繳不出當天應繳的1億3500萬美元的保證金。

 

亨特兄弟的經紀人隨即在當天出手價值1億美元的白銀。兩兄弟在期貨帳戶上的淨資產只剩下9000萬美元。外界都認為兩兄弟隔天就會把這些錢輸個精光。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的董事長、美聯儲主席和美國財政部長開始24小時緊盯銀價。

 

3月27日(白銀星期四),白銀的開盤價是15.80美元,收盤價是10.80美元。市場謠傳亨特兄弟賣股票填補買白銀的虧空。美國股市當天暴跌,而且跌幅差不多跟白銀價格一樣慘。隔天白銀的開盤價回升到每盎司12美元。亨特兄弟的銀條進貨價大約是每盎司10美元,但他們的期貨合約是在每盎司大約每盎司35美元入場。亨特兄弟最後一共積欠了15億美元的債款。

 

美聯儲主席-沃克擔心這一波白銀大戰會引發金融災難,於是他批准了亨特兄弟的紓困方案。銀行團同意借貸11億美元給亨特兄弟。亨特家族必須提供80億美元的擔保品給銀行。當銀價崩盤之後,兩兄弟的大姊-瑪格麗特嚴肅地質問班克到底在盤算甚麼事情。班克怯生生地回答:”我只不過是想掙一點錢啊。”

 

這場白銀大戰的煙硝散去之後,人們發現這場金融大戲不光是亨特兄弟單方面哄抬價格的獨角戲。期貨空方和美國東岸的建制派也投入了跟亨特兄弟檔差不多檔位的資金。白銀的價格在1980年代中期又猛跌到每盎司17美元。雷根過沒多久便上台就任美國總統。新人新氣象轉移了全國民眾的矚目焦點。

 

1988年,班克宣告個人破產。他在隔年終止破產宣告。他名下的淨資產:500-1000萬美元。欠美國國稅局的負債:9000萬美元,分15年清償。他用父親-哈洛森的名義設置的資產信託價值約2億美元。2003年,班克總算還清了他對美國國稅局的債款。

 

請讀者們不要相信現行的非法法幣體制,因為真金白銀才是財富的避風港和真正的投資標的。您的現有資產至少要有10%是自己管理的白銀銀塊。千萬不要花保證金買白銀期貨。期貨市場的空頭大鱷們隨時都在觀望並且等著把高調看多買進的蠢蛋們生吞活剝。唯一勝出的方法就是全額付清並且持有白銀,因為實體白銀的市場才是世界頂層富豪們都沒十足把握的金融賽局。

 

原文:

https://www.gold-eagle.com/article/money-then-and-now

 

翻譯:Patrick Shih

 

團隊目前有推展許多的活動,如:建設全球光網格、真相揭露/外星/靈性講座、實體聚會、管理多種媒體及訊息傳遞平台及人員培訓—等。各類工作及活動仍需金錢來協助推動。

如果您支持事件也希望地球重獲自由,請和我們一起努力,或是支持我們:

捐款連結:http://golden-ages-donate.org

 

本文出處網址: https://www.golden-ages.org/2019/11/13/h-l-hunts-boys-and-the-circle-k-cowboys/

轉載內容請保持內容完整並附上本文出處網址

 

 

首頁
下載
捐款
聯絡
跳至工具列